近,新城执行警通过不懈努力,成执结了一起多年前案件,申请执行人郑某对此表示感激。他在执行警郭沛帮助下,最终收到了自己执行款. 郑某非常激动地说:“没想到过去了这么多年案子还能拿到钱,真太感谢法官了!”他还特地送来了一面锦旗,以表达他对感激之情。
这起案件始于2016年,当时被执行人李某向申请执行人郑某借款15万元. 虽然李某陆续还了其中5万元,但剩余10万元他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未还。郑某多次催要,但李某仍然拒绝履行还款义务. 于是,案件管理系统郑某不得不将此事告上了新城.
经过调解,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。根据协议,李某应分期偿还10万元欠款以及相关诉讼费用. 然而,李某仅在偿还了5万元欠款后便停止履行还款义务. 于是,郑某在2019年向申请强制执行.
案件受理后,执行警开始对李某财产进行查控,包括他银行账户、微信支付宝账户、不动产和车辆等. 然而,他们没有找到可以用于执行财产. 李某也向汇报称他近年来财务状况恶化,目前没有能力偿还债务.
在多次确认李某没有可供执行财产之后,执行警告知了郑某案件情况,并耐心解答了他疑问. 在得到郑某同意后,他们决定以“终”方式结案. 尽管如此,执行警们仍然密切关注着这起案件.
案件管理系统终于在2023年7月,这起案件迎来了转机. 执行警通过关联案件查询发现,李某在其他作为申请执行人有一起执行案件,而且该案已经达成执行和解,被执行人向李某偿还了部分欠款。得知这一后,执行警立即前往李某住处,告知他应立即履行向郑某还款义务,并明确告知他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会面临法律后果.
在执行压力迫下,李某最终一次向郑某履行了还款义务. 至此,这起旧案画上了句号.
然而,案件“终”并不意味着被执行人可以逃脱责任,也不会对被执行人放任不管。案件“终”后,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、限制出境、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强制措施仍然有效。被执行人仍然有责任积极履行确定义务. 如果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线索,可以随时申请恢复执行. 也将在案件“终”后依职权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,如果符合条件,将依法恢复执行.
终并不终止,将一直执行到底,以解除民众忧虑。
原标题:案件“终”不终止,执行到底解民忧.